咨询热线: 0991-3972187
1、产品简介
本氟碳涂料由氟乙烯-乙烯基醚(酯)共聚物FEVE树脂,耐候、耐酸碱的颜填料和进口铝粉,珠光粉、助剂、环保溶剂等材料组成,含A、B、C三个组分,现场按一定比例混合交联固化,其涂膜具有超常的耐候性、疏水性、韧性、防污性、防腐性、保色性,高装饰性能,同时还具有耐化学药品性好、附着力强、致密性好、防渗透能力强的特点,能有效防止水分,二氧化碳的渗透及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侵蚀,常用于金属、混凝土表面,起到提高其耐久性,延长服役年限,防海洋微生物、藻类附着的降糙效果。
2、产品特点
(1)超耐候性:氟碳涂料中氟碳树脂分子链上的氟碳键能够抵抗紫外线的降解作用,户外使用寿命二十年以上。
(2)超耐腐蚀和耐化学品性:因涂层的屏蔽作用、缓蚀作用,使得本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酸、碱、盐、化学品侵蚀性。
(3)耐污染性:具有表面光滑、粘附性小、不易被污染的特点。
(4)优异的施工性能:具备多种施工性,可喷涂、辊涂、刷涂。
(5)高装饰性:颜色和光泽度可调,具由高装饰性效果。
(6)耐温性:可在-40℃~150℃下使用。
3、主要技术指标
参考标准:HG/T3792-2014《交联型氟树脂涂料》
| 序号 | 项 目 | 技术指标 | |
| 1 | 涂膜外观 | 正常 | |
| 2 | 不挥发物含量,% | ≥50 | |
| 3 | 光泽度 | 低、中、高光泽度 | |
| 4 | 干燥时间 | 表干,h | ≤2 |
| 实干,h | ≤24 | ||
| 5 | 细度,um | ≤35 | |
| 6 | 弯曲试验,mm | 2 | |
| 7 | 基料中氟含量,% | ≥20 | |
| 8 | 附着力(拉开法),MPa | ≥3或基材破坏 | |
| 9 | 耐盐雾性(1000h) | 不起泡,不生锈,不脱落 | |
| 10 | 耐水性 | 168h,无异常 | |
| 11 | 耐湿冷热循环性 | 10次,无异常 | |
| 12 | 耐湿热性(1000h) | 不起泡,不生锈,不脱落 | |
| 13 | 耐冲击性,cm | 50 | |
| 14 | 耐酸性(50g/L H2SO4) | 无异常 | |
| 15 | 耐碱性(50g/L NaOH) | 无异常 | |
| 16 | 耐沾污性,% | ≤10 | |
| 17 | 耐人工气候老化性(3000h) | 不起泡、不脱落、不开裂、不粉化; | |
| △E≤3.0,保光率≥80% | |||
4、应用范围
(1)室内外混凝土基面、建筑领域:房顶、墙面门窗、钢结构、各种混凝土等建材;
(2)大型构筑物:桥梁、大型港口设备、油轮、集装箱、水工混凝土、海洋设施等;
(3)作为环氧涂料等材料面涂使用,进一步提高耐候性。
5、使用方法
(1)基面处理:混凝土基层清洁、坚实、无杂物、无浮尘、油污等,凹凸不平的地方需用电动钢丝刷进行打磨;钢铁结构,基层除锈要求达到国家标准Sa2.5级以上,采用手工除锈达到St3级以上。也可采用化学除锈,要求达到无油、无锈、无杂质、干燥清洁。
(2)涂料施工
1)待基面处理后,滚涂或喷涂双组分改性环氧界面剂;
2)根据施工方法,现场可添加一定量专用稀释剂,按比例称取混合均匀后,熟化20 min,待用;
待界面剂实干后(一般约24h),滚涂或喷涂氟碳涂料;
针对混凝土基面,对表面光滑度要求较高时,需涂刷双组分柔性改性环氧涂料,进行封闭与找平,施工工艺为:待界面剂表干后,涂刷双组分柔性改性环氧涂料,厚度约0.5mm,待双组分柔性改性环氧涂料实干后(一般需要24h),滚涂或喷涂氟碳涂料。
6、注意事项
(1)配套体系,请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配套体系,做好相应的前处理,环境温度≤5℃,相对湿度≥85%,请勿施工;
(2)涂料配制:按照说明书指定的配比配制,以免影响施工和涂膜质量,熟化20min后使用为好。勿多配以免不能及时用去涂料胶化,产生浪费,未用完的切不可倒回原包装。尽量使用配套的稀释剂,以免影响涂膜外观和质量;
(3)涂膜养护:涂膜施工后7天方可完全固化,施工后24小时内请勿与水接触,完全固化后投入使用最好;
(4)现场抽样每5t为一批次,不足5t的按一批次计,抽样量为5kg。
7、运输贮存
(1)属安全无毒、非易燃物质,可按一般货物运输,运输时应防止挤压、碰撞,保持包装完好;
(2)贮藏温度应在(5~30)℃,原装密封容器中避光通风储存;
(3)在符合要求的贮存运输条件下有效期为12个月,开启后须尽快使用。超过有效期,经重新检验合格后仍可使用。
目前拥有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8项、实用新型专利29项,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项,获得国家水利部推广先进技术3项,参编国家及行业标准5项,团体及企业标准10项。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评“自治区科技进步奖”二等奖1次、三等奖2次,“自治区专利奖三等奖”1次,获得“新疆水利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”、“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”、“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”等诸多奖项。